类别: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25-08-06 16:13:16 浏览: 次
经历过2024年一轮低谷期后,今年伊始隔膜行业有复苏迹象,虽然价格还处于低位,但订单和项目建设开始活络起来。
首先是厚生新能源锂电池隔膜项目启动,5月7日厚生新能源重庆基地二期开工典礼举行,总投资65亿元,规划年产能近30亿㎡隔膜,二期计划2027年底全部投产。
此外,该公司另一项目山西厚生16条锂电池隔膜产线也于近日全部投产,山西项目总投资46亿元,一期于2021年7月开建,共计8条生产线条生产线也顺利投产。
其次是4月29日佛塑科技发布草案收购金力股份,标志着该公司正式从隔膜领域切入新能源赛道,收购资金约50.8亿元,发行对价股份方式支付46.8亿元,现金支付4亿元。
最后是顶皓新材四川宜宾项目传来新动态,目前项目一期厂房改造已正式启动,规划4条隔膜及4条集流体产线万平方米厂房,建设隔膜产线条,氢燃料电池MEA封装膜产线亿元,一、二期达产后年产值合计约40亿元。
上游材料企业在锂电行业中受到的打击较大,其中隔膜与正负极环节尤其明显,隔膜价格在2024年处于腰斩状态,不过薄利多销,隔膜出货量也在去年创历史新高。
起点研究院(SPIR)调研数据显示,2024全球锂电池隔膜出货量近260亿平,同比增长26.8%,随着储能领域314Ah电芯逐步替代280Ah,预计2025年全球隔膜出货量达325.3亿平,同比增长25.5%。
用产品来分类,干法隔膜领域压力较大,因为带动出货量增长的314Ah电芯大部分都是采用湿法隔膜技术,这样一来,以湿法隔膜技术为主力的头部企业,或将在今年业绩得到一些回暖,但是干法隔膜的竞争还会激烈。
但到了今年年初,有部分隔膜厂商开始上调价格,分析认为原因是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消耗了大量厂商物力财力,继而引起挺价情绪高涨。
毕竟,谁都是来赚钱的,而不是只当搅动市场的鲶鱼,属于自己的业务和客户都有了,也该考虑利润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中国塑协电池薄膜专委会也出台政策《共促锂电池隔膜行业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倡导企业回归良性竞争,政策的推动也给了隔膜厂涨价的充分理由。
还有一点需要考虑,就是今年开始大量的海外储能订单出现,以宁德/比亚迪为首的国内TOP 10 电池厂开启新一轮扩产潮,也是行业预计今年隔膜行业回暖的一个重要参考信号。
需求决定供需关系,当锂电池的需求扩张之时,包括隔膜在内的一系列材料价格都会回暖,如今来看本次调整期已经初见曙光,各位隔膜行业玩家可坚持住,直到行业稳定。
成本压力与供需格局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企业也不可将希望全部寄托于此,还需要从自身找办法,摆脱行业桎梏。
隔膜虽然不是锂电池利润最高的零部件,但却是承担安全性这个重大责任的环节,所以随着电池容量不断扩大,材料系统不断创新,对于隔膜的技术需求也会进一步增长,尽管行业内都在炒作固态电池将取消隔膜,但全固态电池还需要几年时间,半固态电池依旧会使用到隔膜,未来很多年隔膜都会有相应的场景适用。
所以下一步,隔膜厂在抬高价格的同时,也需要针对技术方面进行一些改进,紧贴电池长续航、超快充、低成本、长寿命等要求进行自我提升。
以行业几个头部企业为例,恩捷股份就隔膜方面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革,着力于半固态电池市场研发出半固态膜,还针对固态电解质领域进行突破,今日恩捷股份旗下湖南恩捷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中试生产线项目正式签约,预计可形成年产1000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生产能力。
与此同时,星源材质也在机器人领域展开布局,今日星源材质官微发文称,与杨杭州慧感智能签订增资协议,增资后星源材质将持有杭州慧感5.208%股权,杭州慧感致力于机器人领域,开发了多款机器人柔性电子皮肤,其中会涉及到隔膜材料相关领域的应用,该协议签订后,星源材质的产品将优先进入该公司的供应链。
中材科技也涉足固态电解质的开发;金力股份生产的对位芳纶隔膜产能也得到提升,规划芳纶涂覆总产能7.5亿平米/年。其中,一期年产能2亿平方米,二期年产能5.5亿平方米,以满足头部客户的需求。
这次隔膜行业回暖产业链普遍表示看好,并认为本次回暖尤其是干法隔膜涨价会持续一段时间,起点锂电认为,干法隔膜与湿法隔膜均会因为开年的几单储能订单而得到一定程度的供需关系缓和,但隔膜行业也需要顺应时代趋势,积极拓展多元化业务板块,静待行业出现新契机。


